关于防震应急演练活动总结范文宁国市水务局举办“安全生产月”与xx年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专题行活动,旨在通过演练强化应急准备工作,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其次,甲路镇组织20名突击队员进行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宁国市水务局技术干部到场指导。最后,宁国市水务局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于6月26日修订完善水利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此系列举措旨在全面提高宁国市的应急响应与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经验做法
一、防汛演练组织的主要内容(一)周密策划
通常情况下,防汛抗旱应急演练是由防汛抗旱专业骨干队伍、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大专院校志愿者等力量联合开展的,防汛抢险组织单位承担演练策划、组织、实施及总结工作。根据防汛任务组建指挥组、物资供应组、后勤保障和宣传组、演练协调组、秩序维护组、演练组,制定演练脚本和实施方案,协调各方面并对其进行反复推演,以适合的形式组织演练。
(二)精心准备
在演练前期准备阶段,主要落实方案准备、场地准备、经费准备、脚本编写、参演队伍准备、演练科目准备、通信保障准备、物资设备准备、场地安全及周边交通管制准备、后勤与卫生医疗准备等保障措施。策划人员在编写演练脚本时,将演练全过程编写成剧本的形式,详细描述演练背景、情景事件、各抢险科目的启动和组织实施过程、演练中的标准化报告与命令台词、视频画面呈现要求、文字解说词等。编制的演练脚本通俗易懂,参演人员能领会演练全过程与自身职责。
另外,演练中承担任务的领导、指挥员及各环节负责人都重点标注,在演练前做好详细沟通与解释,确保演练实施过程的顺畅。
(三)有序实施
演练实施是整个演练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高效的组织实施使每次应急演练得以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做到了演练过程中严格听从现场指挥部调度,认真执行演练策划方案,并能随机应变。在演练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召集召开承办单位碰头会、演练协调推进会、演练队伍现场会、演练过程推演会。分别落实演练策划与组织,演练项目与实施,现场指挥与过程控制,整体推动与方案优化等。
二、防汛演练特点
(一)演练主体由局部向全面发展
参与演练的单位多由防汛抗旱骨干向军警部队、工程管理单位、地方政府以及地方群众扩展。近年来,演练涉及部门更多、设计环节更实、参与单位更踊跃,同时,展示的新技术、新装备更丰富,进一步检验了应急通信、交通、电力的可靠性、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队伍人员的实战能力、后勤组织的保障能力以及技术装备的适用性。特别是群众参与演练,使防汛抗旱意识深入人心,应急避险知识得到普及,自发自主应对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演练形式由单一向多元发展
演练针对性不同,项目实施的关联性就不同。不断总结演练经验、完善联动机制、调整优化方案,使演练组织更缜密、内容更充实、流程更清晰、保障更完备。演练科目在不断调整,从早期科目少且各科目单独设置,只能演练独立操作训练,到近些年,在演练策划阶段就根据实战模拟设置科目,同一险情处置常采用2-3种方式进行处理,科目之间通过合理剧情发展来衔接,演练全过程通过通信技术手段实现实时音频或可视化指挥和调度。随着科技化、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应急演练逐步采用不断创新的高科技手段。进行室内及演练现场桌面推演,使演练最大程度走向实战化和信息化。同时,邀请涉及水旱灾害防御的单位相互观摩、联演联训,不断提高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水平。
(三)演练成果由展示向实用发展
防汛抗旱应急演练大多由示范性演练向检验性、研究性演练发展。演练工作由早期的不成熟不完善向科学策划、突出实效转变。早期演练主要以抢险理论知识培训和骨干队员设备操作培训为主要目的,演练内容以室内及操作展示为主。近几年,演练以模拟不同类型工程的实际险情为主,演练队伍直接参与险情处置,达到提高抢险组织指挥与现场处置能力的目的。
关于防震应急演练活动总结范文
宁国市水务局举办“安全生产月”与xx年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专题行活动,旨在通过演练强化应急准备工作,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首项演练聚焦水利安全生产防汛抢险,宁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与市人武部在青龙湾水库2号洞码头联合主办。本次演练结合宁国市山区特点,项目涵盖冲锋舟复杂水域行进、孤岛救援、物资转运、水中救援、人员抢救、抢筑堤坝子埂等。参与队伍共200余人,是防汛应急的中坚力量,主要由基干民兵组成。其次,甲路镇组织20名突击队员进行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宁国市水务局技术干部到场指导。通过观看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片和演练抢筑子埂、反滤围井,有效提高了防汛抢险与应急处置能力。
最后,宁国市水务局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于6月26日修订完善水利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立足实际,修订了《宁国市防汛抢险预案》、《宁国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宁国市河沥溪地区防洪应急预案》、《宁国市防御台风和山洪灾害应急工作预案》。此系列举措旨在全面提高宁国市的应急响应与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雨季三防有什么工作安排?
防汛、防排水、防雷电。一、组织机构
设立“三防”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总 指 挥:一般肯定有书记。加上别的领导
副总指挥:一般肯定有副书记。加上别的领导
成 员: 一般有调度室 安监处 武装部 保卫科 电信科 供应科 机电中心 行政科等等一大堆部门
二、危险源监控:
1、每天定时接受气象台发布的气象信息,并每天在调度会上通报
2、遇有大降雨、或雷暴雨天气时,及时通知“三防”指挥部、值班领导、“三防”办公室和相关科室负责人,根据灾害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每旬由某领导牵头检查河沟清淤、防洪排涝;由机电中心牵头检查防雷工程。
4、对“三防”检查情况于每月的多少多少号向上级汇报(特殊情况及时汇报)。
三、要定时进行“三防”演习,提高应急救灾能力,对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及时纠正。
防洪应急预案
四级响应等级标准四级响应
一个河系发生5—10年一遇的洪水,或一个区县发生洪涝灾害,或大型水库超过警戒水位等,由于洪涝灾害,一次灾害过程造成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000人以上,或因灾死亡5人以上,或因灾倒塌房屋1000间以上等。
三级响应
一个河系发生10—20年一遇的洪水,两个(含两个)以上河系发生5—10年一遇洪水,或两个(含两个)以上区县发生洪涝灾害等,由于洪涝灾害,一次灾害过程造成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000人以上,或因灾死亡10人以上,或因灾倒塌房屋2000间以上等。
二级响应
一个河系发生20—50年一遇的洪水,两个(含两个)以上河系发生10—20年一遇洪水,或主要行洪河道达到保证水位,以及河道堤防发生严重险情等;由于洪涝灾害,一次灾害过程造成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万人以上,或因灾死亡20人以上,或因灾倒塌房屋4000间以上。
一级响应
一个河系发生50年一遇以上的洪水,两个(含两个)以上河系发生20—50年一遇洪水,或主要行洪河道超过保证水位,城市防洪堤堤防发生严重险情,或两个(含两个)以上蓄滞洪区启用滞洪等;由于洪涝灾害,一次灾害过程造成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万人以上,或因灾死亡50人以上,或因灾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