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救援用品

应急救援队是什么编制 应急救援队是什么编制

时间:2024-04-0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79 栏目名: 救援用品 文档下载

应急救援队隶属于应急管理局,则相关人员可能拥有公务员行政编制;如果隶属于应急服务中心,则可能为事业单位事业编制;而如果与劳务公司签约的派遣工,则可能没有编制。对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招录的消防员,他们属于事业编制,但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报名、笔试、面试等程序,并完成一年的消防技能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适用范围*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应急救援队是什么编制

应急救援队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

内设机构有综合部、指挥协调部、信息管理部、技术装备部。应急救援根据紧急事件的不同类型,分为卫生应急、交通应急、消防应急、地震应急、厂矿应急、家庭应急等领域的应急救援。

组织体系:

对标“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不断强化战斗力标准,新组建水域、山岳、地震等专业队3000余支,目前已经建成地震、矿山、危化品、隧道施工等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近100支2万余人;地方政府建有专业力量约3.4万支134万人。

建设成就:

构建应急管理“一张图”、大数据平台和卫星监测系统,实现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煤矿等全面联网监测,灾害事故风险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高,自上而下的应急指挥体系基本建立,应急力量分布和统筹调动科学顺畅,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救援能力明显提升。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国已经连续25个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应急救援队是什么编制

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应急救援队隶属于应急管理局,则相关人员可能拥有公务员行政编制;如果隶属于应急服务中心,则可能为事业单位事业编制;而如果与劳务公司签约的派遣工,则可能没有编制。对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招录的消防员,他们属于事业编制,但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报名、笔试、面试等程序,并完成一年的消防技能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

消防大队的介绍

公安消防大队(应急救援大队),是公安机关为负责一个县(市)级辖区的公共消防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设立的专门消防机构,是公安部消防局下属的武警消防部队的营级建制部队,维护地方稳定和社会发展。 大队主要负责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防火监督、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开业前消防检查、消防知识普及、消防业务培训和对所属中队的管理等业务;所属消防中队主要担负着辖区内的灭火救援、社会救助等任务。

应急救援预案格式要求

封 面 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发布日期等内容。
批准页 1. 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2. 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
目 录 1. 页码标注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略)。2. 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正 文 1. 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2. 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3. 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4. 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
附 件 1. 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2. 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3. 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
编制过程 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 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3. 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4. 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5. 制定相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6. 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7. 必要时与相关专业应急救援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8. 应急预案经过评审或论证。9. 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

附件 2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总 则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编制依据 1. 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2. 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 1. 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2. 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应急工作原则 1.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2. 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危险性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1. 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2. 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1.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2. 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1.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2. 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及职责 1. 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2.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3.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管理 1. 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2. 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2.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信息报告与处置* 1. 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2.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3.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4. 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5. 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6. 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续上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1. 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 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2.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3.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4.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结束 1.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2.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3.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
后期处置 1. 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2. 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
保障措施* 1. 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2. 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3. 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4. 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
培训与演练* 1. 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2. 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3. 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附 则 应急预案备案 1. 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2. 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制定与修订 1. 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2.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