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救援用品

防汛抗旱知识宣传 小学防汛宣传标语口号,小学防汛宣传标语口号

时间:2024-12-2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救援用品 文档下载

防汛抗旱知识宣传 小学防汛宣传标语口号,小学防汛宣传标语口号

抗旱安全基础知识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抗旱安全基础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干旱的种类

  干旱可分为连续性干旱、季节性干旱和突发性干旱三类。连续不断干旱使地面成为沙漠,在这种地方,不存在明显的降水季节。在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区,具有一短促的、降雨状况多变的湿季,其他季节即为干季。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根据持续时间,干旱可分为: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 51~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 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干旱形成原因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土壤干旱和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都是降水不足。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降水量是直接影响土地是否干旱的关键因素,发生干旱的几率和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干旱并不完全由降雨量决定,还与蒸发等因素有关。

  降水不足的气候成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持续宽广的下沉气流。

  2.局地下沉气流。

  3.缺乏气压扰动。

  4.缺乏潮湿气流。

  《气象干旱等级》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规定了全国范围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等级划分标准、等级命名、使用方法等,并界定了气象干旱发展不同进程的术语。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五种监测干旱的单项指标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五种单项指标为: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湿度干旱指数和帕默尔干旱指数。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以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指数和降水量为基础建立的一种综合指数。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1.无旱: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

  2.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3.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5.特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人工增雨的原理及作业方式

  每当大旱发生的时候,很多人寄希望于我们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的专家,觉得如果能够人工增雨也可以缓解干旱的情况,为什么国家有这样的技术不做呢?对此专家解释,人工影响天气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晴天或天上的云很薄就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一般是大于2公里,而且,云里边要有一定的过冷水(低于0度而不结冰的水)含量,云中要有上升气流,这样我们通过地面的高炮、火箭或飞机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就能够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但是,在大旱期间往往具备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也少。

  如果你觉得还是没有十分明白,接下来让我们认真学习下人工增雨的原理和作业方式。

  人工增雨原理可概括地用“触发机制”四个字来描述,即在充分研究自然降水过程的基础上,人工触发自然降雨机制。有云才能有雨,但不是所有的云都有降水潜力,只有那些有降水潜力和开发利用可能(云水资源丰富,云层较厚,对冷云来讲主要要有较丰厚的过冷水区)的云才可催化致雨。

  目前催化作业的方式大体有三种:

  一是以在地面布置AgI燃烧炉为主手段。催化剂依靠山区向阳坡在一定时段常有的上升气流输送入云。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经济、简便,其明显的缺点是难以确定催化剂入云的剂量。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于经常有地形云发展、交通不便的山区。

  二是以高炮和火箭为主的地面作业。由于增程焰剂炮弹和焰剂火箭的研制成功,将催化剂在合适的时段按需要的剂量输送到云的合适部位的问题已基本上获得解决。其缺点是虽已有车载火箭装备,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但相对于飞机机动性仍差,适合于在固定目标区(如为水库增水)作业,特别是对飞机飞行安全有威胁的强大对流云进行的催化作业。WR-1B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目前经国家人影办唯一认定的火箭作业系统。它采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BR-91-Y型高效碘化银焰剂,产生含AgI的复合冰核气溶胶,具有很高的成核率,其性能指标高于美国和独联体的同关产品。

  三是飞机催化作业。飞机催化作业的面比较宽,可以根据不同的云层条件和需要,选用暖云催化剂及其播撒装置,选用制冷剂及其播撒装置(如干冰、液氮),也可挂载Agl燃烧炉、挂载飞机焰弹人发射系统。还可装载探测仪器进行云微结构的观测和催化前后云宏、微观状态变化的追踪监测。不过不是所有的云都可以用来“播雨”的,一般说来低云族中的雨层云和层积云,或中云族中的高层云较为适宜;少云或者晴空条件下,就不能进行飞机人工增雨。

  每当大旱时候,大家很容易想到,为什么国家有这样的技术不做呢?首先要告诉大家,人工影响天气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晴天或天上的云很薄就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一般是大于2公里,而且,云里边要有一定的过冷水(低于0度而不结冰的水)含量,云中要有上升气流,这样我们通过地面的高炮、火箭或飞机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就能够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但是,在大旱期间往往具备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也少。

  抗旱方法

  一、加强旱情预防预报、增强防御能力

  增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能力,要用不断发展的科学认识自然,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防灾减灾,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灾情研究、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据了解,逐级报上来的旱情,几乎层层有水分,真实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对领导科学决策,指挥抗旱,合理分配抗旱物资和资金,增加了不少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建立旱情分析及抗旱统计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科学的气象卫星遥感遥测技术,结合地面土壤墒情监测网的实测资料,对土壤墒情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快速、准确地捕捉全省旱情分布及其演变信息,分析受旱程度和旱情发展趋势,提供土壤墒情信息彩图,加强旱情的预测和预报,为决策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旱情及抗旱信息。科学地评估旱灾损失和抗旱效益,提出防旱、抗旱、减灾决策建议,使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提高水利资源利用效率

  水利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发展不平衡,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就显现出它的不足。大力抓好水利信息化建设,完善和提升各大型灌区、各级水利管理部门水情水质监测及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目标完全实现后,将大大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手段,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为水利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三、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增强抗旱意识

  农业是用水大户,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既要因地制宜增加抗旱水源,积极开展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工投劳,又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培育和推广优良粮食品种。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技术等现有节水农业技术的集成推广。全面推行农业节水抗旱技术势在必行。

  (一)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一是田间地面灌水技术。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左右。在习惯大水漫灌或大畦大沟灌溉的地方,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行之有效措施。二是管灌。即管道输水灌溉,就是将低压管道埋设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一般可省水30-50%。三是微灌技术。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及微管灌等。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于作物根际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微灌技术的节水效益更显著。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微灌可以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目前,微灌一般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四是喷灌技术。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水嘴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一般能节水50-60%。但喷灌所用管道需要压力高,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成本较高,目前多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五是关键时期灌水。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应选择作物一生中对水最敏感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灌水,如禾本科作物拔节初期至抽穗期和灌浆期至乳熟期、棉花花铃期和盛花期、大豆的花芽分化期至盛花期等。在关键时期灌水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六是利用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涵水量,减少干旱的发生频率。

  (二)大力提倡节水抗早栽培技术。一是深耕深松。以土蓄水,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增加透水性,加大土壤蓄水量。减少地面径流,更多地储蓄和利用自然降水。据在棕壤土上试验。小麦秋种前深耕29厘米加深松到35厘米,其渗水速度比未深耕松地块块10-12倍,较大降水不产生地面径流,使降水绝大部分蓄于土壤中。据测定,活土层每增加3厘米,每亩蓄水量可增加70-75立方米。加厚活土层又可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二是选用抗旱品种。以种省水。不同作物间的耐旱性差异较大,被称为作物界骆驼的谷子、地瓜、花生等作物抗旱性强,在缺水旱作地区应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间抗旱性也有较大差异。抗旱品种较一般品种根系发达具有深而广的贮水性和调水网络,具有受旱后较强的水分补偿能力。三是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以肥补水,增施肥料,可降低生产单位产量用水量,在旱作地上施足有机肥可降低用水量50-60%。在有机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平衡施肥,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四是防旱保墒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正确运用中耕和镇压保蓄土壤水分。

  五是地面覆盖保墒。一是薄膜覆盖。在春播作物上应用可增温保墒,抗御春旱,盖膜麦田比裸地麦田土壤水分高3-5%,小麦增产20%左右。二是秸秆覆盖。即将作物秸秆粉碎,均匀地铺盖在作物或果树行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蓄水量,起到保墒作用。

  (三)增强化学调控抗旱措施。一是保水剂。它是由同分子构成的强吸水树脂,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分,将保水剂用作种子涂层。幼苗醮根,或沟施、穴施,或地面喷洒等方法直接施到土壤中,就如同给种子和作物根部修了一个小水库。使其吸收土壤和空气中的水分,又能将雨水保存在土壤中,当遇旱时它保存的水分能缓慢释放出来,供种子萌发和作物生长需要。保水剂可使小麦增产10-15%、地瓜增产30-35%、棉花、花生增产18-21%。二是抗旱剂。抗旱剂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是黄腐酸制剂,属于抗蒸腾剂,叶面喷洒能有效地控制气孔的开张度,减少叶面蒸腾,有效地抗御季节性干旱和干热风的危害。喷洒一次可持效10-15天。除叶面喷洒外可用作拌种、浸种、灌根和蘸根等,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整齐,促进根系发达,可缩短移栽作物的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防汛抗旱工作至关重要,它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稳定。以下是防汛抗旱工作的要点:

一、加强预警监测和信息共享

有效的预警监测系统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网络,实时掌握雨情、水情、旱情等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确保各类信息能够及时、准确传递,提高应对灾害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在防汛方面,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流量等信息,及时发布洪水预警,组织人员撤离;在抗旱方面,可以通过监测土壤墒情、农作物生长情况等,合理安排灌溉,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影响。

二、强化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

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措施,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同时,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装备水平,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例如,在发生洪涝灾害时,应急管理部门可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发生旱灾时,可以通过应急调水、送水等方式,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三、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

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长期之计。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推广节水灌溉、雨水集蓄等抗旱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新型防汛抗旱材料和技术,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加强堤防、水库等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在抗旱技术方面,可以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在科技创新方面,可以研发智能防汛抗旱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测和预警。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公众参与防汛抗旱工作,发挥群众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例如,在宣传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制作宣传画册、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普及防汛抗旱知识;在公众参与方面,可以组织志愿者参与巡堤查险、抗旱送水等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

防汛知识手抄报

防洪防汛常识
  近期雨水较多,为更好的预防洪涝事故,避免灾害发生,构建平安和谐,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遇到险情怎么办
  在冷静沉着、果断应对,防止和延缓险情、灾情扩大的情况下,及时拨打12319热线电话寻求帮助,说明事发的详细地点,险情程度,被困人数,联系电话,施救要求等。也可及时拨打其他社会求助电话。
  如何应对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发生前:(1)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地质变化,看是否有危险迹象。(2)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4)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协助保护防汛设施
  保护好公共防汛设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如果发现有偷盗或破坏防汛设备,破坏河道沟渠,往里面倾倒垃圾渣土,向排水沟里倾倒污物,擅自拆卸或肆意损坏防汛设备、器械,擅自填埋、棚盖占用河道的人和事,或因自然力的影响而造成的河岸坍塌、河道堵塞、防汛设备设施的自然损坏,应及时报告给有关防汛管理部门,使之得到及时的制止和尽快的修复。
  被水围困怎样求救
  在山丘区环境下,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地或砖混结构的住宅楼房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求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如遭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坯或木结构的住房里,情况危急时(泥石流另述),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同时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怎样救助被困人群
  洪水汇集快、冲击力强、危险性高,所以必须争分抢秒救助被洪水围困的人群。任何一个社会公民,当接到被围困的人发出的求助信号时,首先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传递求救信息,报告当地政府和附近群众,并直接投入解救行动;当地政府和基层组织接到报警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带领抢险队伍赶赴现场,充分利用各种救援手段全力救出被困人群;行动中还要不断做好受困人群的情绪稳定工作,防止发生新的意外;要特别注意防备在解救和转送途中有人重新落水,确保全部人员安全脱险;还要仔细做好脱险人员的临时生活安置和医疗救护等保障工作。

小学防汛宣传标语口号,小学防汛宣传标语口号

  1、普及防汛抗旱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小学防汛宣传标语口号

  2、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3、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4、公民在防汛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5、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抗旱设施的义务。

  6、加强防汛抗旱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旱灾监测能力。

  7、为了您及家人的安全,请自觉执行防汛抗旱人员转移指令。

  8、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抗旱工程设施建设。

  9、依法防汛、科学防汛、全民防汛。

  10、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 *** 行政首长负责制及分级分部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1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12、防汛抗旱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3、防汛抗旱,人人有责 小学防汛宣传标语口号

  14、要享受幸福,先抵御灾难

  15、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16、洪水无情人有情。

  17、防汛无小事,责任大如天。

  18、依法防汛,积极构建平安三穗。

  19、加强防汛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防洪监测能力。

  20、干部撸腿、群众下水、领导走在前、万事都不难!

防台防汛安全宣传标语

  01、 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防台工程设施建设。

  02、 以人为本,立足基层,科学预防,努力构建全民防台风体系。

  03、 学习《全民防台风知识读本》从儿童开始。

  04、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和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工作的义务。

  05、 公民在防汛防台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06、 依法防汛防台,构建平安椒江。

  07、 公民在防汛防台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08、 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09、 防御水旱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0、 依法防台科学防台全民防台。

  11、 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12、 为了您及家人的安全,请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13、 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4、 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15、 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16、 防御水旱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7、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18、 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19、 学习《全民防台风知识读本》从儿童开始。

  20、 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及分级分部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22、 防御台风,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平时做起。

  23、 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24、 普及防台知识,增强群众抗灾自救能力。

  25、 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26、 为了您及家人的安全,请

  27、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

  28、 掌握防台技能,构建平安椒江。

  29、 依法防台科学防台全民防台。

  30、 生命第一,立足于防。

  31、 防汛工作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32、 依法防汛防台,积极构建平安义乌。

  33、 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及分级分部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4、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35、 以人为本,全民动员,防避抢救,科学防台。

  36、 掌握防台技能,构建平安椒江。

  37、 全民参与,自防自救。

  38、 依法防台科学防台全民防台。

  39、 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40、 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41、 普及防汛防台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42、 普及防汛防台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43、 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44、 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防台工程设施建设。

  45、 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46、 依法防汛防台,积极构建平安义乌。

  47、 加强行洪区防疫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48、 普及防汛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49、 齐心协力防汛抢险,携手并肩保卫家园

  50、 强化水行政执法、清淤除障,加强河道和岸线管理。

  51、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52、 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53、 不怕苦,不怕累,携手同心,共度难关。

  54、 大灾面前有大爱,大水无情人间有情。

  55、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56、 发展水利要靠法制。

  57、 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58、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59、 防御水旱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60、 依法防台科学防台全民防台。

  61、 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62、 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63、 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64、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65、 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66、 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67、 为了您及家人的安全,请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68、 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69、 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70、 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防灾减灾的宣传标语有哪些?

1、减灾知识进校园,家庭社会更安全。

2、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3、争做防灾减灾功臣,不做添灾增害罪人。

4、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5、防灾减灾,你我同在。

6、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构建各谐平安家园。

7、大力宣传普及防灾救灾知识,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8、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9、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10、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11、学习气象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2、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3、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4、防灾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15、平安幸福从防灾减灾开始。

16、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17、天灾无情人有情,防灾减灾要先行。

18、关注民生、关注气象、关注气候变化。

19、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20、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21、治病于无病之日,防灾于无灾之时。

22、科学发展群策群力,防灾减灾万众一心。

23、增强减灾意识,利国利民利已。

24、加强防灾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25、掌握应急基本技能,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26、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27、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28、落实科学发展观,防灾减灾重如山。

29、学好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0、防灾关系你我他,预防灾难靠大家。

31、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32、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33、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34、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35、常思灾难之害,常修防灾之功,常积救灾之德。

36、全民动员,群测群防。

37、预防有条有理拒灾害,治灾有勇有谋筑和谐。

38、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39、减轻灾害共创和谐。

40、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如果洪水了又要怎么防范呢?

洪水逃生知识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2、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的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3、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但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用做暂时的避难场所,因此,还应想别的办法逃生。 4、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需的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5、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前来救助。 6、可借助木板、木床、箱子等可以在水上漂浮的东西逃生,但须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种办法。7、洪水过后,不要徒步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