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救援用品

应急救援预案八大内容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有哪些内容

时间:2024-04-2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救援用品 文档下载

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的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和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和预警行动;
5、信息报告程序,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报警器等,确定24h与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络方式,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和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应急处置,响应分级和响应。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应急预案的特点是什么
1、全面性,应急预案囊括事前预测预警、事发识别控制、事中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重建,贯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全过程;
2、系统性,应急预案本身作为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操作指南,包括了应对工作的各环节,各个应急预案之间又相互衔接,形成预案体系;
3、权威性,应急预案一般由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等行政机关颁布施行,是政府的施政措施,体现法律法规要求;
4、实用性,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预防应对处置的计划和方法,既有历史经验和理论概括,又有科学分析和成功做法,通用性、操作性强。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只应涉及与发现、中断、抢救事故有关的内容,主要有组织措施、物资保障条件、有关检查和维护保养措施、事故应参抢救措施等。
1、组织措施:
包括应急救援机构名称、成员单位、负责人及职责分工。应急救援机构及其相互关系。
(一)应急救援指挥部一般设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各1名及成员若千名。对于企业而言,总指挥一般由总经理或厂长担任,成员一般由生产、安环、消防保卫、医院、供应、总经理(厂长、矿长)办公室及有关分厂(车间)负责人组成。规划较大的生产系统及政府,指挥部可设办公室和技术组。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为:
组织制订或制订并批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组织队伍训练演习;
保证抢险所需经费并配置必要的物资、设备;
决定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信号,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必要时作出请求有关援阴的决定。
向上级部门和周边单位通报有关情况;
总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和教训。
办公室为指挥部的常设机构,负责掌握有关信息,协助做好宣传和上级下达的工作及落实预案精神的相关工作。技术组是指挥部的技术咨询机构,负责预案的起草、解释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二)业防护组视控制对象特点一般由煤气(或其它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防护专业人员组成。其职责主要是事故时切断易燃、易爆、有毒物料来源,稀释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容器可能发生的连锁反应等。
(三)讯联络组负责实施救援信号的发布和解除及系统内外通讯联络等工作。
(四)警戒疏散组负责事故警戒、疏散、治安保卫、道路管制等工作。
(五)消防组负责防火、防爆和灭火工作。
(六)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害人员的医疗、紧急抢救或向临近医院及时疏散治疗。
(七)工程抢修组负责现场抢险、抢修工作。
(八)后勤保障组负责各种车辆调配和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运输等工作。
2、物资保障条件
指事故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物品等的配置和供给条件。主要包括:
抢险救援装备。指抢险指挥车、抢险运输车、工程抢险车(车上配发电机、空压机、电焊机等),防爆扳手等工具、切管机、铡管机、钻孔套丝机、电焊机等。
医疗救护设施。指抢救受伤害人员所需的救护车、担架及其它设备、设施、器械、药品等。
抢险人员防护设施。主要指氧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爆风机、防护服等。
消防设施。包括几种干粉灭火器及其它必要的灭火器、消防水池和水泵、消防栓及配套的消防水带、水枪等。
通讯联络设施。含固定电话、移动式电话、对讲机、警报发生器等。
3、有关检查和维护保养措施
指及时发现事故征兆,尽快中断事故所必须进行的检查和相应维护保证工作。主要包括:危险监控、监测(如矿山地压监测、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泄漏监测、烟火监测等);
通讯联络设的有效性检查(如地采矿山通风系统把风装置检查、皮带机事故开关检查、消防备用水
泵检查、氧压机防氧火灾自动充氮系统检查等。
以上检查应制定相应检查表,列出检查对象及部位、检查标准、巡查路线、检查周期、责任单位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4、这是事故应急抢救措施
这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关键性内容。为了保证其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事故应急抢救措施应分层次、分对象、分后果类别提出,并且最好以应急卡片的形式表达。
所谓分层次,是指对于同一种事故,政府机关、企业决策层(指企业内应急救援指挥部)、企业管理操作层(指各救援小组)应急措施的着龈点应有所侧重,同时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所谓分对象,是指针对不同的应急救援小组,应明确各自的应急措施,千万不要胡子头发一把抓,否则达不到好的救援效果。
所谓分后果类别,主要是指根据不同事故后果制订相关的应急措施(如主体生产设备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泄漏与其进口伐门或管道泄漏应制订各自不同的应急措施)。
应急卡片应针对各种不同的危险模式说明应急处理的顺序、操作要领、作业注意事项。应急卡片的内容表达尽可能准确、简洁、易以实施。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是检验预案的系统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重要环节,也是使有关人员熟悉预案,保持常备不怠的关键。为此,演练过程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尽可能模拟事故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演练;
对于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包括预案自身的系统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问题,以及预案落实中的问题(如人员配备不合理、物资保障条件不良、监测、监控、消防设施效果不良等)都应及时进行整改或进一步落实;
针对生产系统变化情况及时对预案进行必要的调整;
定期做好监测、测控、消防通讯等设施的检验、检查等工作,保证其随时处于良好的状态。
应急预案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大部分企业的应急预案都属于事故灾害。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以下类型:
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应急预案编制前未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
(二)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的;
(三)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
(四)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
(五)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的;
(六)未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的。
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依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应急救援预案格式要求

封 面 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发布日期等内容。
批准页 1. 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2. 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
目 录 1. 页码标注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略)。2. 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正 文 1. 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2. 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3. 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4. 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
附 件 1. 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2. 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3. 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
编制过程 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 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3. 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4. 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5. 制定相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6. 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7. 必要时与相关专业应急救援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8. 应急预案经过评审或论证。9. 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

附件 2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总 则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编制依据 1. 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2. 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 1. 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2. 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应急工作原则 1.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2. 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危险性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1. 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2. 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1.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2. 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1.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2. 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及职责 1. 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2.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3.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管理 1. 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2. 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2.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信息报告与处置* 1. 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2.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3.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4. 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5. 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6. 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续上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1. 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 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2.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3.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4.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结束 1.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2.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3.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
后期处置 1. 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2. 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
保障措施* 1. 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2. 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3. 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4. 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
培训与演练* 1. 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2. 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3. 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附 则 应急预案备案 1. 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2. 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制定与修订 1. 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2.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有哪些内容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内容有:
1、指挥及有关人员应履行的职责。
2、人员撤离行动及组织能力。
3、灾害的应急处置情况。
4、应急救援设施的应用情况
5、井下避灾路线熟悉情况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