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应急预案可分为哪几类,其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
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了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规则,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六大类构成。
制订应急预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救灾,以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因此,应急预案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科学性。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在制订应急预案时必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使之具有严密性、统一性、完整性。
(2)实用性。应急救援预案必须和企业现场及周围环境等客观条件相符合,以提高灾变时救援的适应性。
(3)权威性。救援工作是一项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救援预案应有明确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织权限及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与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管理规定,保证救援指挥工作的统一性。应急救援预案应经过上级部门批准后才能实施。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注意事项
事故应急预案应当简明,便于有关人员在实际紧急情况下使用。一方面,预案的主要部分应当是整体应急反应策略和应急行动,具体实施程序应放在预案附录中详细说明。另一方面,预案应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随时变化的实际紧急情况。前面所提到问题的所有结论和解决办法应缩减为一个简单明了的文件,便于评价和使用。下面是我带来关于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注意事项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除了这些以外,预案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预案应包括至少六个主要应急反应要素,它们是:(1)应急资源的有效性;(2)事故评估程序;(3)指挥、协调和反应组织的结构;(4)通报和通讯联络程序;(5)应急反应行动(包括事故控制、防护行动和救援行动);(6)培训、演习和预案保持。
根据企业规模和复杂程度不同,应急预案也存在各种形式。编制小组的另一任务是使总体预案的格式应用于企业的具体情况。
最后,小组应确定出如何保证预案更新,如何进行培训和演习。根据预案格式,可以把一些条款放在总体内容中或放在附录中。
预案编制不是单独、短期的行为,它是整个应急准备中的一个环节。有效的预案应该不断进行评价、修改和测试,持续改进。
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要求高,难度大,组织复杂。预案中要有侦察、洗消、灭火、抢救、人员防护撤离、通信联络、器材保障等多项内容。因此应急指挥部必须在全面调查归纳的基础上,周密细致地制订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就是救援行动的指南。为了确保应急行动的准确性,在制订预案时要根据本系统本企业单位事故潜在威胁的情况和现有诸方面救援力量的实际,将分散在各系统、各部门的各种力量有效地组合,形成整体力量,使若干分系统形成一个总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益。
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预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考虑到各项影响因素,并经演练的实践考验,不断补充、修改完善。
1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基本要求
(1)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和后果等制订相应的预案。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订出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如火灾型、爆炸型、泄漏型等。
(2) 一个系统、单位的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要形成统一体,救援力量要统筹安排。
(3)要切合本系统、本单位的实际条件制订预案,应急方案应立足于本地,立足于国内。
(4)制订的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组织职责明确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通力协作。
(5)预案要经过上级批准才能实施,要有相应的法律保障。
(6)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
(7)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8)各专业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在应急救援时不至于因为设备问题带来损失。
2 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的依据
(1)必须根据本单位重大灾害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制定预案。
(2)预案是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的预测结果,结合本系统、本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必须依据确切的各种资料,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①有权威性的应急指挥组织系统情况;
②有关应急救援方面的立法文件和规范规定;
③调查并准备出有关图表。
城市地图:包括城市行政区划分、政府机关及重点单位(目标的位置,地形、地貌、并标出影响气象参数的重要地区)。
城市交通图:区分出道路宽度等级,标出交通道口、立交桥等通过能力。
城市水系及管道分布图:标出水源,自来水管路及流量,下水道及排水流向。
重点防护目标分布图:标出目标单位和坐标位置,产品名称、产量、源强和高度。
建筑物情况图:按方格为单位标出建筑物的结构、层数(高度、用途、耐火等级、防护系数和房间距的比例数)。
人口情况图:按方格为单位标出夜晚、白天、上下班、节假日的人员分布情况,并分出15岁以下儿童和老弱病残者比例。
救援能力分布总图:标出应急救援指挥部位置。按需要绘制各个专业队的实力图,标出分布的单位、人数、专业技术情况、配备器材情况。
监测、化验力量分布图:标出分布点位置、仪器、设备情况,监测化验能力,人员技术状况等。
连续三年的气象资料:如风速、风向、云量、气温,各月风频率、大气垂直稳定度。
救援能力调查表:如防护能力、侦察能力、初步救护能力、消防能力、后果处置能力、撤离能力等。
④调查应急事故状态下所需应急器材、设备、物资的储备和供给保障的可能性。
⑤选择2~3个撤离安置点和对撤离路线上的休息站的实地调查。
3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方法与步骤
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般可按以下四步进行: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这是制定预案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是制定预案的基础和前提,收集的内容与“依据”的内容相同。
(2)全面分析。分析评估的内容为:
①危险源的分析。主要包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制指南。企业单位的名称、地点、种类、数量、分布、产量、储量、危险度、以往事故发生情况和发生事故的诱发因素等。
②危险度评估。事故源潜在危险度的评估就是在对危险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化工企业单位的事故潜在危险度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为确定目标单位危险度的等级找出科学的数据依据。
③救援力量的分析。对现有可用于参与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的单位、人员、装备情况、分布特点、可担负的任务及执行任务能力等逐项分析、正确评估、合理使用。
(3)制定预案要分工负责,组织编写制定预案要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部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必须在统一领导下,指定专门的部门牵头组织,吸收有关单位参加,共同拟定。
(4)制定预案要现场勘察,反复修改。为使预案切实可行,尤其是重点目标区的具体行动预案,拟定前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单位的专家、领导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如重点目标区的周围地形、环境、指挥所位置、分队行动路线、展开位置、人口疏散道路及疏散地域等实地勘察、实地确定。预案拟定后还要组织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和专家进行评议,使制定的预案更清楚、更科学、更合理。
4 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
(1)应急救援分为国家或区域性的救援预案,以及单位(企业)预案。基本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情况与判断、生产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品单位的数量、分布、潜在威胁情况;重要目标区的划分:各重要目标区的单位名称、数量、毒物储量、可能的危害范围和伤亡数量。重要目标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制指南。
工程保障:包括编号、数量、任务要求等;
治安保障:包括编号、任务分工、重点警戒目标区的划分;
物资保障:包括编号、各种物品储备数量及保障要求。
(2)对制定预案和落实预案的要求。即单位根据其潜在威胁和现有救援资源,制定出基本预案和重点目标区救援预案,并按预案具体要求,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3)对指挥机关、救援分队平时应急训练的要求。即指挥人员和救援分队应根据所担负的任务进行训练。一方面熟悉目标区的情况;另一方面要进行模拟训练,提高指挥机关和分队的指挥能力和救援水平。
应急救援管理基本规定有哪些
1、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急救援管理应包括建立组织机构,预案编制、审批、演练、评价、完善和应急救援响应工作程序及记录等内容。2、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领导小组,设立专家库,组建救援队伍,并进行日常管理。
3、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明确应急设备和器材储存、配备的场所、数量,并定期对应急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4、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和环境特征,组织各管理层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应包括:
1)紧急情况、事故类型及特征分析;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人员职责分工;
3)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调用程序;
4)与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和外部政府、消防、救险、医疗等相关单位与部门的信息报告、联系方法;
5)抢险急救的组织、现场保护、人员撤离及疏散等活动的具体安排。
5、建筑施工企业各管理层应针对应急救援预案,开展下列工作:
1)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交底;
2)定期组织组织专项应急演练;
3)接到相关报告后,及时启动预案。
6、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实战的结果,对事故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组织评价,必要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内容怎么做?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为了保证在公司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以快速度、高效能实施应急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一、应急组织结构设置
应急救援反应系统: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的启动及职责界定
1、在应急反应系统内,以项目部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其责任人必须快速反应,紧急启动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在一小时内报告和救援保护现场等措施。当项目经理缺位时,由技术负责人为负责人,以此类推(详见《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分公司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以分公司为应急救援中心,其责任人在接报后一小时内立即启动分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赶赴事发现场,取代项目部进行全面指挥,采取救援和保护现场等一系列措施。当分公司领导缺位时,按应急救援反应系统顺序类推。
三、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
1)以下程序由项目部实施。
2)报告:向分公司简单报告事故时间、地点、人数、现状等。
3)救援:在报警和报告后,分公司和有关部门尚未到达前,应采取措施救援和送医院。
4)现场保护:安排专人封闭现场和物品。
2、以下程序由分公司组织有关职能科室实施。
1)快速赶赴现场,有权调动应急救援所需的一切资源。
2)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银川建筑行业管理处及相关政府部门口头或初步报告。
3)向总公司进行报告。
4)统一指挥开展救援,随时向上级报告最新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5)接受上级政府部门有关批示,做好其它善后工作。
四、应急救援预案联络方式:
1、联系电话:
急救中心 120 分公司经理
警方 110 分公司技术负责人:
建筑行业管理处 分公司安全管理科:
财务负责人:
项目部经理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2、车辆调动
车号 驾驶员 联系电话 备注
3、分公司救援小组名单
主任 2
副主任
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