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会商研判,根据《郑州市防汛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市防指决定于7月28日18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截至2022年12月,郑州市辖6个区、5个县级市、1个县。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成为河南省省会。在防汛期间,应严格遵守这五字要诀,确保自身安全。这意味着在防汛工作中,各级行政首长负有最终责任,需要全面领导、组织和协调本地区的防汛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防御标准。
导致郑州暴雨的台风叫什么
2023年7月导致郑州暴雨的台风叫“杜苏芮”。
5号台风“杜苏芮”将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快速移动。受其外围气流影响,预计28日夜里到30日,我市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雨量50~70毫米,局地80~100毫米,小时雨强20~40毫米、局地50~60毫米。
经会商研判,根据《郑州市防汛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市防指决定于7月28日18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台风强降雨过程防范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123”“321”工作要求和7月27日省市应对防范5号台风“杜苏芮”调度会议精神,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滚动会商研判调度,适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切实做好应急避险、应急抢险工作。
郑州的介绍
郑州市,简称“郑”,史谓“天地之中”,古称商都,今谓绿城,河南省辖地级市、省会、特大城市,《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地处河南省中北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全市总面积7567平方千米。地形总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大小河流124条,地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
截至2022年12月,郑州市辖6个区、5个县级市、1个县。截至2022年末,郑州市有常住人口1282.8万人。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成为河南省省会。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郑州
防汛停降关撤拆五字要诀是指
防汛停降关撤拆五字要诀是指:关、降、停、撤、拆。1. “关”是指关闭雨水排放口,以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或建筑物内。
2. “降”是指降低水位,在室内或建筑物内设置抽水设备,及时将积水抽出室外,以降低水位,避免水淹。
3. “停”是指停止营业或活动,在汛期或暴雨期间,应关闭门窗,避免人员和物资遭受损失。
4. “撤”是指撤离危险区域,在汛期或暴雨期间,应将人员和物资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安全。
5. “拆”是指拆除危房或临时搭建物,以避免因建筑物损坏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防汛期间,应严格遵守这五字要诀,确保自身安全。
汛前隐患排查治理应做好哪些工作?汛期应如何进行检查及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一、汛前隐患排查治理应重点做好对建筑施工,中、小河流,边坡、桥梁,山塘、水库,城市低洼部位和危房,矿山、非煤矿山,旅游景区等领域进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对各类隐患登记造册,建立安全责任制并实施整改,通过气象、水文、防汛、地灾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加强监测监控预警。二、汛期检查应着重于邻水邻崖的旅游景点、村庄,城市低洼部位和危房以及山塘、水库的堤坝的检查,防止堤坝溃破、漫水,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应急处置应立足于管用实用,加强应急预案编修和管理。探索“双盲演练”和“桌面推演”,着力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措并举,探索社会化储备方式,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创新模式,强化训练和管理,确保应急救援队伍真正能拉得出、用得上;突出学生、城镇居民、企业职工等重点人群,广泛扎实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群众知灾、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汛的工作格局。
参考资料:http://www.zunyi.gov.cn/zwgk/jcxxgk/yjgl/yjdt/201705/t20170525_478012.html?comefrom=zwgk
主要防汛工作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
防汛汛期防止洪水成灾的各项修守工作.如对堤防、闸、坝、铁路、桥梁等所进行的防守和险情抢修.防汛要本着“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原则,把各项防汛工作做好,主要是:汛前检查,报汛,组织抢险队伍,物料准备和技术准备
防汛1833体系内容
防汛1833体系内容主要包括一个中心、八个重点部门、三个重要环节和三项保障措施。首先,一个中心是指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这意味着在防汛工作中,各级行政首长负有最终责任,需要全面领导、组织和协调本地区的防汛工作。他们负责制定防汛政策、分配防汛资源、监督防汛工作的执行,并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决策,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其次,八个重点部门包括水利、应急、气象、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电力和通信等部门。这些部门在防汛工作中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例如,水利部门负责水文监测和水利工程调度;应急部门负责应急救援和灾害管理;气象部门提供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自然资源部门关注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等。
再次,三个重要环节包括汛前准备、汛中应对和汛后恢复。汛前准备阶段,需要制定防汛预案、储备防汛物资、检查和维护防汛设施等。汛中应对阶段,各部门要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和工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人员转移和救援,调度水利工程等。汛后恢复阶段,则要进行灾害评估、恢复重建和总结经验教训等。
最后,三项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物资保障。组织保障要求建立健全防汛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制度保障要求制定和完善防汛法规、预案和制度,确保防汛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物资保障则要求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和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用。
综上所述,防汛1833体系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防汛工作框架,旨在通过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完善措施和提高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防汛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如何做好防洪工作???
防汛抗灾如同战争一样,最深厚之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有把握。把握就是掌握、能控制、能把事情办成功的根本或信心,这来源于周到缜密的准备工作。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事件,相反“见其久安,便谓无事”,便是十分危险。 1、思想准备:加强防洪宣传、增强全民的防洪意识是搞好防洪工作的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将防洪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防洪主管部门更要常抓不懈;年年都要作好防大洪、抗大灾的准备;洪水的发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要牢固树立抗大灾、抗多种灾害和长期抗灾的思想。不能有丝毫的轻敌和麻痹;防洪工作要从难从严做好准备,宁可备而无水,不可有水而不备;防汛工作要立足于防,抗灾工作要立足于抗。 2、工程准备:首先要对有防洪工程(堤防、水库、涵闸以及堤身的附属建筑物)不断加固,提高抗洪能力,这是防洪抗灾的基础。要年年抓,不能大水过后抓得紧,没有来大水就放松。要高标准、严要求,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防御标准。平时多出一份力,能抵汛期十份功。其次防洪管理部门平时要加强对防洪工程的管理养护,保持工程完好,如经常的维修保养,定期对堤身查找隐患,汛前、汛后进行徒步检查,汛后对防洪工程进行鉴定,制止破坏活动,清除行洪障碍等。 3、组织准备:主要是建立和健全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做好各种应急对策(预案)、建立一、二、三线防守队伍。平时要进行组织纪律和抢险技术训练,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严格实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分工要明确,责任要落实,奖惩要分明。 4、物资准备:准备好防汛抢险的各种物资器材,一部分是定点到位的,如块石、小石、沙、麻袋、草包、编织袋、土工布、木桩、雨具、救生设备、照明设备以及油料等;一部分民筹器材如稻草等则视情况定点到位;还有一部是登记备用的,如芦苇、麻袋、油布、船只、车辆、油料等,储备在什么地方,数量有多少,一旦需要运用,用什么方法送到险段,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计划,要有一本清清楚楚的帐。有迁安转移和安置任务的地方,还要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包括食品供应、临时搭棚材料、卫生防疫准备等。 5、通信准备:要做到凡有防洪任务的地方,通讯畅通,保证及时准备,并且全天候。使上级指挥机构的意见能及时下达,下级反映的情况、问题能及时上传;尤其是发生重大险情或执行重大任务时,必须绝对保证通讯畅通;通讯中断或通话质量不好都有可能误事,甚至酿成大灾;通讯设备要做到有线无线并举;有了畅通的通讯设备,处在第一线的防汛指挥人员,虽远离指挥中心,也及时反映情况关得到上级的指示,近在咫尺;上级指挥机关对所辖防区虽相距甚远,却在掌握之中。 认真做好以上五方面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实施正确的指挥,我们就可能做到安全度汛,即使到了较大的洪水,也可以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防汛知识手抄报
防洪防汛常识近期雨水较多,为更好的预防洪涝事故,避免灾害发生,构建平安和谐,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遇到险情怎么办
在冷静沉着、果断应对,防止和延缓险情、灾情扩大的情况下,及时拨打12319热线电话寻求帮助,说明事发的详细地点,险情程度,被困人数,联系电话,施救要求等。也可及时拨打其他社会求助电话。
如何应对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发生前:(1)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地质变化,看是否有危险迹象。(2)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4)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协助保护防汛设施
保护好公共防汛设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如果发现有偷盗或破坏防汛设备,破坏河道沟渠,往里面倾倒垃圾渣土,向排水沟里倾倒污物,擅自拆卸或肆意损坏防汛设备、器械,擅自填埋、棚盖占用河道的人和事,或因自然力的影响而造成的河岸坍塌、河道堵塞、防汛设备设施的自然损坏,应及时报告给有关防汛管理部门,使之得到及时的制止和尽快的修复。
被水围困怎样求救
在山丘区环境下,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地或砖混结构的住宅楼房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求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如遭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坯或木结构的住房里,情况危急时(泥石流另述),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同时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怎样救助被困人群
洪水汇集快、冲击力强、危险性高,所以必须争分抢秒救助被洪水围困的人群。任何一个社会公民,当接到被围困的人发出的求助信号时,首先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传递求救信息,报告当地政府和附近群众,并直接投入解救行动;当地政府和基层组织接到报警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带领抢险队伍赶赴现场,充分利用各种救援手段全力救出被困人群;行动中还要不断做好受困人群的情绪稳定工作,防止发生新的意外;要特别注意防备在解救和转送途中有人重新落水,确保全部人员安全脱险;还要仔细做好脱险人员的临时生活安置和医疗救护等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