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救援用品

防汛工作建议及措施 汛前隐患排查治理应做好哪些工作?汛期应如何进行检查及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时间:2024-06-0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救援用品 文档下载

遇有突发汛情,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迅即派出人员赶赴一线,进行调查、核实和协助抢险救灾工作,保障全乡安全度汛。大力宣传汛期安全知识,指导群众做好降雨防范工作,发现隐患和险情,及时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的规划治导线由流域管理机构拟定,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要高标准、严要求,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防御标准。

防洪防汛的措施和方法

1、暴雨洪水发生前:
(1)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地质变化,看是否有危险迹象。
(2)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2、暴雨洪水发生后:
(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2)在 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4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4)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防洪的主要措施

法律分析:1.加强汛期应急值守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和值班制,完善天气预警和信息上报制度,确保汛情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做到“电话有人接、上报有人答、应急有人应”,对脱岗、漏岗或迟报、瞒报的将严肃追究责任。

遇有突发汛情,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迅即派出人员赶赴一线,进行调查、核实和协助抢险救灾工作,保障全乡安全度汛。

2.加大灾情隐患排查力度

重点关爱弱势群体。根据气象、水文预报情况,超前安排,及早部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重点河段、易发地质灾害点、水库、危房户、五保户、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进行全面排查和登记。

大力宣传汛期安全知识,指导群众做好降雨防范工作,发现隐患和险情,及时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工作

提高汛期防御能力。按照防汛物资储备规范要求,储备足够的帐篷、棉被、应急简易床、救灾应急包、应急灯、救生衣等抗险救灾物资,并实行专库贮存保管,做到物资、管理、人员三到位,确保物资能够随时调用。

4.疏浚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统筹协调,疏浚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流水系,降低河床底部标高,拓宽河道,增大泄洪断面,注重近期建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加强河流堤防建设,提高抗御洪水的能力。

5.增大渗水地面,减缓径流速度

增大渗水地面,采用扩大绿地面积,建设渗水道路、广场等方式,使雨水渗入地下,并减缓地面雨水径流速度,减缓、减少雨水骤积。同时,在绿地中适量开挖河池水面,纳洪、蓄水造景,使周边街区不受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四条 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实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

江河、湖泊治理以及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应当符合流域综合规划,与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相结合。

本法所称综合规划是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综合规划。

第五条 防洪工作按照流域或者区域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第十八条 防治江河洪水,应当蓄泄兼施,充分发挥河道行洪能力和水库、洼淀、湖泊调蓄洪水的功能,加强河道防护,因地制宜地采取定期清淤疏浚等措施,保持行洪畅通。

防治江河洪水,应当保护、扩大流域林草植被,涵养水源,加强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第十九条 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导河水流向、保护堤岸等工程,应当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按照规划治导线实施,不得任意改变河水流向。

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的规划治导线由流域管理机构拟定,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其他江河、河段的规划治导线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河段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省界河道的规划治导线由有关流域管理机构组织江河、河段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拟定,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提出意见后,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 整治河道、湖泊,涉及航道的,应当兼顾航运需要,并事先征求交通主管部门的意见。整治航道,应当符合江河、湖泊防洪安全要求,并事先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竹木流放的河流和渔业水域整治河道的,应当兼顾竹木水运和渔业发展的需要,并事先征求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在河道中流放竹木,不得影响行洪和防洪工程设施的安全。

如何做好防洪工作???

防汛抗灾如同战争一样,最深厚之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有把握。把握就是掌握、能控制、能把事情办成功的根本或信心,这来源于周到缜密的准备工作。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事件,相反“见其久安,便谓无事”,便是十分危险。 1、思想准备:加强防洪宣传、增强全民的防洪意识是搞好防洪工作的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将防洪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防洪主管部门更要常抓不懈;年年都要作好防大洪、抗大灾的准备;洪水的发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要牢固树立抗大灾、抗多种灾害和长期抗灾的思想。不能有丝毫的轻敌和麻痹;防洪工作要从难从严做好准备,宁可备而无水,不可有水而不备;防汛工作要立足于防,抗灾工作要立足于抗。 2、工程准备:首先要对有防洪工程(堤防、水库、涵闸以及堤身的附属建筑物)不断加固,提高抗洪能力,这是防洪抗灾的基础。要年年抓,不能大水过后抓得紧,没有来大水就放松。要高标准、严要求,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防御标准。平时多出一份力,能抵汛期十份功。其次防洪管理部门平时要加强对防洪工程的管理养护,保持工程完好,如经常的维修保养,定期对堤身查找隐患,汛前、汛后进行徒步检查,汛后对防洪工程进行鉴定,制止破坏活动,清除行洪障碍等。 3、组织准备:主要是建立和健全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做好各种应急对策(预案)、建立一、二、三线防守队伍。平时要进行组织纪律和抢险技术训练,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严格实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分工要明确,责任要落实,奖惩要分明。 4、物资准备:准备好防汛抢险的各种物资器材,一部分是定点到位的,如块石、小石、沙、麻袋、草包、编织袋、土工布、木桩、雨具、救生设备、照明设备以及油料等;一部分民筹器材如稻草等则视情况定点到位;还有一部是登记备用的,如芦苇、麻袋、油布、船只、车辆、油料等,储备在什么地方,数量有多少,一旦需要运用,用什么方法送到险段,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计划,要有一本清清楚楚的帐。有迁安转移和安置任务的地方,还要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包括食品供应、临时搭棚材料、卫生防疫准备等。 5、通信准备:要做到凡有防洪任务的地方,通讯畅通,保证及时准备,并且全天候。使上级指挥机构的意见能及时下达,下级反映的情况、问题能及时上传;尤其是发生重大险情或执行重大任务时,必须绝对保证通讯畅通;通讯中断或通话质量不好都有可能误事,甚至酿成大灾;通讯设备要做到有线无线并举;有了畅通的通讯设备,处在第一线的防汛指挥人员,虽远离指挥中心,也及时反映情况关得到上级的指示,近在咫尺;上级指挥机关对所辖防区虽相距甚远,却在掌握之中。 认真做好以上五方面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实施正确的指挥,我们就可能做到安全度汛,即使到了较大的洪水,也可以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汛前隐患排查治理应做好哪些工作?汛期应如何进行检查及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一、汛前隐患排查治理应重点做好对建筑施工,中、小河流,边坡、桥梁,山塘、水库,城市低洼部位和危房,矿山、非煤矿山,旅游景区等领域进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对各类隐患登记造册,建立安全责任制并实施整改,通过气象、水文、防汛、地灾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加强监测监控预警。
二、汛期检查应着重于邻水邻崖的旅游景点、村庄,城市低洼部位和危房以及山塘、水库的堤坝的检查,防止堤坝溃破、漫水,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应急处置应立足于管用实用,加强应急预案编修和管理。探索“双盲演练”和“桌面推演”,着力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措并举,探索社会化储备方式,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创新模式,强化训练和管理,确保应急救援队伍真正能拉得出、用得上;突出学生、城镇居民、企业职工等重点人群,广泛扎实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群众知灾、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汛的工作格局。
参考资料:http://www.zunyi.gov.cn/zwgk/jcxxgk/yjgl/yjdt/201705/t20170525_478012.html?comefrom=zwgk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