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条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确保信息畅通,妥善应对突发事件。⑵危害程度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防洪应急响应以保证人身安全为最高原则。防洪标准的高低,与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直接有关,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联系。
防汛工作实行什么
法律分析: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承担防汛抗洪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根据防御洪水方案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工作。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八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负责全国防洪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防洪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防洪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洪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防洪工作。
第三十八条 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防汛工作实行什么原则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即每年汛前和汛期都要立足于早来水,来大洪水,做好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要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一、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称防汛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堤防、闸、坝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暴雨天气和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洪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
防汛工作分汛前准备、汛期工作和汛后检查总结三个阶段。
二、汛前准备:
①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指挥系统和防汛抢险队伍。
②建立健全水文、气象测报网点,搞好通信设施,以备汛期能及时测报、传递雨情、水情、河势、工情等。
③料物准备。筹集、储备供防汛抢险用的物料。
④城市防汛准备。在有堤防防护的大中城市,往往有输水、排水管道、输电线路、交通路口和排水沟等穿越堤防,及时封闭好,并做好防御准备,靠山区城镇要做好防山洪、泥石流的准备。
⑤对防汛抢险队的骨干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防汛抢险的技术水平。
三、防汛工作方案
1、目的:
为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中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应急体制,确保物业公司遇重大汛情能够高效、有序地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领导的要求,为将抢险救灾工作落到实处,保证今年安全度汛,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市、县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防御洪涝灾害,为构建和谐社会,贯彻“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统一领导,精心部署,协调动作,分级管理,分工明确,科学调度,进一步强化防汛责任,切实抓好防汛工作的各个环节,完善、落实各项防汛预案,加强汛情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防洪防涝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给住户和公司带来的损失。
3、主要任务
1)、落实责任制。认真落实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洪防汛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到人。
2)、组织制定、实施防洪防汛应急预案。结合各部门、各项目实际情况,充分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洪、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3)、各部门、各项目把防汛物资落实到位,做到防汛物资充足,做到定点、定位,由专人负责管理。
4)、各项目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并有领导带班,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确保信息畅通,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二条 防洪工作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第三条 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防洪费用按照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承担相结合的原则筹集。
工程防汛应急预案
原发布者:chen5425398防洪防汛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确保公司在外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安全目标的实现,有效预防、减少暴雨和洪水灾害以及由此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高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能力,减轻灾害对本线施工的影响、损害和对本线临近既有线行车及既有设备造成的损害,在大雨、爆雨预报发布后能够高效、有序地做好洪水预防、预警工作,在洪灾发生后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防洪救灾活动,制定本预案。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防洪应急处置工作。1.3风险类别及危害程度分析⑴风险类别暴雨、洪水,雨季发生几率高。⑵危害程度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如隧道边仰坡失稳而发生坍塌、地质灾害段滑坡体发生滑坍、承重基础因雨浸泡而发生沉陷、河水暴涨淹没机构设备、人员落水,临时工棚屋顶变形或倒塌等。1.4工作原则1.4.1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在安全监察部的领导下,项目部防洪应急工作实行项目部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各架子队各负其责制。根据灾害应急等级,组织协调防洪应急工作。1.4.2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防洪工作贯彻“建重于防、防重于抢”的指导思想。防洪应急响应以保证人身安全为最高原则。1.4.3全力抢险,先人后物。抢险必须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抢救人员,兼顾物资。1.4.4团结协作,服从大局。在安全监察部的领导下,项目部及其架子队积极配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协调相关的防洪工作,实行同沿线有关单位和地方政府防汛部门联防,争取
设计洪水的防洪设计标准
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的洪水。是依据《防洪标准》确定的。
防洪标准的高低,与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直接有关,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防洪保护对象或工程本身要求达到的防御洪水的标准。通常以频率法计算的某一重现期的设计洪水位防洪标准,或以某一实际洪水,或将其适当放大作为防洪标准,用以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扩展资料
防汛工作的方针: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即每年汛前和汛期都要立足于早来水,来大洪水,做好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要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
防汛的任务:
洪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威胁防汛工程安全时,采取有力的防洪措施,做到日夜防守,及时抢险。在遇到工程设计标准以内的暴雨和洪水,一定要按规定标准确保安全度汛。
在遇到超标准洪水,要充分利用工程设施的防洪潜力,应采取紧急有效的防汛抢险措施,尽最大努力减轻洪水灾害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防洪工作基本原则:
根据《防洪法》第二、 三、四条的规定:防洪工作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防洪费用按照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承担相结合的原则筹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实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防汛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形势预报,洪水水情预报,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和运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非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防洪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