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针对工程,比如水库、堤防、蓄滞洪区,洪水到来时,要预先把这些工程调整到最佳状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蓄滞洪区予以扶持;蓄滞洪后,应当依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或者救助。这种措施通过土地治理方式来削减洪水,这些方式有:洪区湿地,上游湿地或洞穴,保留蓄滞洪区,加大渗透能力,阻水结构。
防汛具体措施
法律分析:第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第二,合力抗灾。一旦发生灾害,气象、水利、国土、民政、交通等部门,都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共同来防御灾害,这样的减灾效果是最佳的。
第三,科学调度。主要是针对工程,比如水库、堤防、蓄滞洪区,洪水到来时,要预先把这些工程调整到最佳状态。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各级政府都把确保人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按照这样一个总体要求,所以在每次灾害来临之前,各地都有效地转移群众,特别是受威胁区的群众,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有计划地进行江河、湖泊治理,采取措施加强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巩固、提高防洪能力。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蓄滞洪区予以扶持;蓄滞洪后,应当依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或者救助。
防洪防汛的措施和方法
防洪防汛的措施和方法:
(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8)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110求救。
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防汛工作
1、关注天气变化!!2、准备防洪沙土沙袋!!
3、疏通排水管道!!
4、准备排水水泵!!
5、确认各部门安全责任人!!
6、建立应急预案!!
防洪需要什么措施?
防洪措施
1.主要防洪措施:工程措施
主要防洪措施是采用标准水力学工程措施,利用改善河道和上游水库调蓄来控制水位。水库需要筑坝,但在城区这种地方非常少。因此必须通过改善河道和堤防系统来防洪,另外一般还要用到河道支流入口处的泵站。在河道渠道化的条件下,这个措施从水力学角度看一般是最有效的。
2.自然方式防洪措施:非工程措施
自然措施代表非工程的措施。它提倡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状态,或通过在河道及岸坡上种植植被来试图把河流恢复到自然状态。修建堤防和防洪建筑被认为是不适宜或不美观的。这种措施通过土地治理方式来削减洪水,这些方式有:洪区湿地,上游湿地或洞穴,保留蓄滞洪区,加大渗透能力,阻水结构。但这些措施在削减洪峰上作用有限。湿地对小而频繁大雨形成的洪水有一点效果,但暴雨和洪水越大这种效果越小。渗漏系统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在先期洪水已使土地饱和时也很难削减洪水。在一些上游有空地的地方渗漏系统很值得考虑,但要知道它对控制城市洪水效果有限。Freeman等人于1994年在美国三个中西部乡村水域进行了一项科学评测,结论是最彻底的土地整治加上阻水结构也只能削减洪峰5%到15%。实际应用这个措施要求河边地区允许被淹没,还可能进一步要求工程有溢洪的权力。
3.生物工程防洪
这是一种过渡性措施,对河道进行一些蓄洪要求的半工程改造。河岸一边加宽,另一边不动,河道材料不变,边坡是基于生物工程技术的。
4.地下防洪
在城市河道非常密集的地方,可以考虑地下措施。这主要包括隧道和地下水库以及泵站。一些城市用这种措施来控制下水道漫溢。但若要控制大洪水,此法与改善河道表面相比从费用考虑一般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