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所有公民和法人均应遵守防汛法规,配合政府防汛工作,参与抗洪救灾。防汛指挥部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地区的防汛抗洪措施,统一指挥本地区的防汛工作。第三十八条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防汛三个责任人是指什么
1. 行政责任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四条,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这意味着行政责任人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首长,他们负责组织和领导本地区的防汛工作。2. 技术责任人:条例中未明确指出技术责任人的具体身份,但可以理解为负责防汛技术指导和决策的专家或技术人员。他们负责分析防汛形势,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确保防汛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巡查责任人:根据条例精神,巡查责任人应是负责具体巡查和监督防汛工作执行情况的人员。他们需要定期巡查防汛设施和重点区域,确保防汛措施得到落实,及时发现并报告险情,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
4.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这意味着所有公民和法人均应遵守防汛法规,配合政府防汛工作,参与抗洪救灾。
5. 军队参与:根据条例第五条,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军队将根据政府的请求和指挥,提供人员、装备等支持,协助地方政府进行防汛救灾。
6.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根据条例第六条,国务院设立国家防汛总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防汛抗洪工作。国家防汛总指挥部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指导全国的防汛工作,确保防汛抗洪措施的统一和协调。
7. 流域机构的防汛职责:条例指出,长江和黄河可以设立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流域机构负责人组成的防汛指挥机构。这些机构负责指挥所辖范围的防汛抗洪工作,并设有专门的办事机构来处理日常事务。
8. 地方防汛指挥部:根据条例第七条,有防汛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指挥部。该指挥部由有关部门、当地驻军、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组成,由各级人民政府首长担任指挥。防汛指挥部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地区的防汛抗洪措施,统一指挥本地区的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实行什么
法律分析: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承担防汛抗洪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根据防御洪水方案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工作。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八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负责全国防洪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防洪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防洪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洪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防洪工作。
第三十八条 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防汛什么意思
防汛: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防汛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形势预报,洪水水情预报,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和运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非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
词目:防汛
拼音:fáng xùn
英文(水利):flood defense
其他解释
[flood prevention or flood control] 在汛期采取措施,防止洪水泛滥成灾。
引证解释
指在江河涨水时期采取措施,防止泛滥成灾。
《新华月报》1951年第7期:“防汛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领导机关必须联系广大群众,才能做好这一工作。”